注册 | 登录 | 举报
  • 首 页
  • 公告沙龙
    • 公告中心
    • 活动沙龙
  • 课程学习
  • 项目交流
    • 项目招募
    • 问答中心
  • 信息展示
    • 项目展示
    • 往年项目展示
    • 校内导师
    • 校外导师
  • 使用指南
    • 文件下载
    • 常见问题

举报该页有违规/非法信息


  • 最新

[文聚]柔性融合的声文一体式方言展示平台

 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WenJu] A Flexible Dialect Display Platform that Integrates Sound and Text

"文化融合"不仅代表了一种创新的理念,而且体现了项目的核心价值——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激发出方言文化的全新活力。本项目以"柔性融合"为中心词,旨在通过科技手段保护和传承中国各地的方言文化,让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前三年的工作中,我们以福建地区为试点,讲方言文化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创造了“兴化语记”方言平台(https://pxm.edialect.top)。“兴化语记”方言平台是一个帮助初学者和方言爱好者、研究者进行探讨的社区,通过线上+线下收集方言发音语料的方式,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生成方言发音,进而保护中国方言文化。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文聚平台在该号召的引领下,首先在福建省莆田市开展文化保护工作,以线下收集+线上用户贡献的方式获取方言发音语料,已经训练出了一个可行的AI语音模型。线下收集主要依靠开发组深入基层,深入老年人居住区;线上收集主要依靠构建社区,用户提供发音语料。通过训练语音AI,为用户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转方言、方言转文字等功能。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蒲仙方言的保护工作。 因此我们计划将工作从福建开展到全国范围,从专注于福建地区方言保护工作转向全国各个地区方言的保护工作,成立文聚平台开发团队,保护全国方言文化。

项目分数

项目信息

  • 项目动态
  • 项目相关人员
  • 项目荣誉
  • 留言

项目负责人

沈旭2022级 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计算机类

项目成员

胡雪非2022级 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王嘉慧2022级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

魏新昊2022级 国际学院 电信工程及管理

陈心铭2023级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大类招生)

指导老师

杨树杰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讲师

评审老师

杨金翠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高级工程师

杨谈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副教授

闫丹凤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教授

暂无留言
该项目暂无荣誉
邮箱:buptwin@bupt.edu.cn;传真:010-62285134;电话:010-62281946;地址:北京邮电大学教一楼323; 邮编: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 © Copyright 20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