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举报
  • 首 页
  • 公告沙龙
    • 公告中心
    • 活动沙龙
  • 课程学习
  • 项目交流
    • 项目招募
    • 问答中心
  • 信息展示
    • 项目展示
    • 往年项目展示
    • 校内导师
    • 校外导师
  • 使用指南
    • 文件下载
    • 常见问题

举报该页有违规/非法信息


  • 最新

基于汽车数据共享进行道路智能分配的软件程序

 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ID roadway

 【项目类别】:智能交通  【项目名称】:基于汽车数据共享进行道路智能分配的软件程序  【项目目的】: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将汽车分配到相应道路,提高道路的利用率(比如汽车要换道,或者某辆汽车速度过慢)  【涉及领域】:编程、大数据、AI等可能的方面。  【软件最后具备的功能】:  有收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各项数据的功能  能够对数据进行挖掘整合,和已有方案进行匹配  最后将道路分配方案发送给汽车,实现道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 (可能的附加功能)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如前方车辆突然刹车、变道、恶意别车等),通过对其他车辆的情况进行分析,给出方案,避免意外发生  【项目背景】:  汽车是人们出行的工具之一,目前中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2亿辆,高居全球第一。与之带来的问题是道路的拥挤程度越来越大。如何提高道路的利用率,减少车祸的发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议题。 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出行安全与效率的需求不断提升,智能交通行业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智能交通系统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传感等技术,实现交通信号控制、车辆监管、交通大数据应用等功能的智能化,为城市交通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在这背景之下,道路智能化这一想法日趋成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研究智能交通系统,主要涉及车辆导航、交通信号控制等领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智能交通系统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包括电子收费、智能停车、交通大数据应用等。21世纪以来,随着物联网、5G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交通系统进入快速创新阶段。各种新兴技术为智能交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 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例如,利用大数据对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和分析,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共享;5G通信技术为智能交通提供了更快速、更稳定的通信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我们小组的项目方案立足于这样的背景之下,通过对当前道路交通最突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认为对于道路资源的智能化合理分配是提高道路利用率的途径之一。通过这个项目,我们将继续探索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案。  【项目原理】:  我们主要立足于汽车数据共享,设计一款软件。通过这款软件,集中处理车辆信息,将道路智能分配给汽车,减少人为的不当干预,进而提高道路的利用率。外加,应急功能,如:前方车辆突然变道,突然刹车,对其余车辆的影响以及智能规划方案避免事故。  这其中的过程是通过收集汽车的车速、目的地、和一些相关操作(刹车、转弯、换挡等),程序进行计算,将道路智能分配给对应汽车。提高城市道路利用率,减轻交通拥堵情况,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在提高道路运输效率的同时,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  【项目分析】:  随着智能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道路智能化这一趋势将继续扩大。随着物联网、5G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交通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自动驾驶、车联网、智能交通大数据应用等将成为智能交通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在未来,全球智能交通市场将保持增长。同时,这一行业也将为其他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对于用户方面,智能道路分配可以帮助用户快速了解道路情况,避免拥堵和等待,提高通行效率。同时,智能道路分配可以保障用户交通安全,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及时给出应急方案。此外,智能道路分配还可以提升道路利用效率。通过对交通流量的监测和分析,智能道路分配可以优化路网流量,避免道路资源的浪费。  关于项目的创新性方面,打破了传统道路的限制,立足于汽车数据共享,使道路更加“聪明”,将控制权从汽车移交给道路。  对于该项目,我们提出三个立足:立足于汽车数据,立足于用户需求,立足于道路效率。有这三个立足作为支撑,项目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将大大提升。

项目分数

项目信息

  • 项目动态
  • 项目相关人员
  • 项目荣誉
  • 留言

项目负责人

张耕源2023级 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计算机

项目成员

陈文辉2022级 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

宁弘2023级 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计算机类

郑涛2022级 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计算机类

指导老师

程祥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副教授

评审老师

黄智濒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讲师

张树壮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副教授

黄海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讲师

暂无留言
该项目暂无荣誉
邮箱:buptwin@bupt.edu.cn;传真:010-62285134;电话:010-62281946;地址:北京邮电大学教一楼323; 邮编: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 © Copyright 20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