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举报
  • 首 页
  • 公告沙龙
    • 公告中心
    • 活动沙龙
  • 课程学习
  • 项目交流
    • 项目招募
    • 问答中心
  • 信息展示
    • 项目展示
    • 往年项目展示
    • 校内导师
    • 校外导师
  • 使用指南
    • 文件下载
    • 常见问题

举报该页有违规/非法信息


  • 最新

碳中和背景下基于行为经济学的农户生产行为分析研究

 北京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指导中心

Analysis of Farmers' Production in the Context of Carbon Neutr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ehavioral Economics

减碳香不香,也得看老乡。重视农村的碳中和实践路径很重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几次点名“农业”,要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固碳增效。农业农村部编制了《农业农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我国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农业农村领域要跟上!建立于自然循环基础上的农业产业,在全球的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户作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主体,其所追求的高效益、低风险的生产目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干扰严重。结合各地区自然条件与生产水平状况,探索有利于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的增加以及提升农业碳汇水平的研究,对于我国实现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小农户作为我国主要生产群体的这一特性,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减排增汇问题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农户生产行为。本课题以农户生产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全国首批零碳村浙江省百丈镇半山村和山西省芮城县庄上村作为典型调查研究案例,从心理主观与外界客观两个角度,对有关的农业农村碳中和实现过程中的农户生产行为展开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旨在厘清农户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并为制定促进农户实施农业碳中和生产行为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态势愈发严重,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不断增加的现状,探寻一个低碳、绿色、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成为各国各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碳中和发展模式非常顺应需求。小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其生产行为会对农业碳中和能否实现产生影响。本课题立足构建农业碳中和与农户生产行为的关系,总结出有利于农业碳中和实现的相关农户生产行为,进而借助相关行为理论构建农户生产行为分析框架,梳理行为形成机理与关键组成部分。并且结合实证数据对行为机理形成的关键环节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讨论,找寻生产行为形成的促进与阻碍因素,并最终构建一系列的有利于农业碳中和实现的农户生产行为的优化机制。

项目分数

项目信息

  • 项目动态
  • 项目相关人员
  • 项目荣誉
  • 留言

项目负责人

莫贝宁1735级 校外学生统一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项目成员

刘家雯1823级 校外学生统一学院 清华大学

马碧霞1539级 校外学生统一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陈思铭1983级 校外学生统一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龚青雨1518级 校外学生统一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指导老师

张兴无中央民族大学 讲师

翟慧中央民族大学 教务处实创中心主任科员

王海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评审老师

高英电子工程学院 副教授

张文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实践创新科副科长

石敏华北电力大学 副教授

暂无留言
邮箱:buptwin@bupt.edu.cn;传真:010-62285134;电话:010-62281946;地址:北京邮电大学教一楼323; 邮编: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 © Copyright 20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