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举报
  • 首 页
  • 公告沙龙
    • 公告中心
    • 活动沙龙
  • 课程学习
  • 项目交流
    • 项目招募
    • 问答中心
  • 信息展示
    • 项目展示
    • 往年项目展示
    • 校内导师
    • 校外导师
  • 使用指南
    • 文件下载
    • 常见问题

举报该页有违规/非法信息


  • 最新

“环邮非遗”——助力非遗创意转化和元素再造 App

 人文学院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preading in BUPT

农耕文明的逐渐削弱,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加速演进,使传统非遗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媒介环境逐渐消失。传统文化能够包容万物,以何种方式、何种技术传承非遗,并不会否定其现代存续的价值。在瞬息万变的大数据时代,“联网借网”是非遗重回时代潮流的重要因素。伴随国家对非遗文化的保护,非遗开始与互联网相互对接。我们想设计一款App能够联系非遗与生活与网络,在以下多方面上进行创新。 1.将该非遗APP结合短视频平台宣传创新。 近年来,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以其独 特的魅力和传播优势吸引大量年轻流量,逐渐成为非 遗传播的新兴媒介载体。从短视频初露锋芒,很多非遗 传承人便在平台上注册账号,不定期发布相关非遗短视频,只是尚未形成规模,没有引起较大反响。之后,许 多专业传媒机构在此领域积极谋划布局,非遗短视频 传播呈现出由点及面的燎原之势。借助短视频可以帮助我们,一方面丰富APP内介绍非遗文化的故事,人物,甚至可以直接找到非遗传承人的账号进行宣传,另一方面也为APP的宣传创造了条件。借助短视频平台与该APP结合可以更好进行非遗文化传播。 2.结合网红打卡点"概念,在APP中制作非遗打卡"项目,通过“我立你拍"的创新合作关系,进行宣传。 凭借我们搜寻各种非遗资料,引用地图导航在地图上设置地图标,“即打卡点“,当点击打卡点时,会自动放送相关该非遗文化资料,继承人,以及相关地址。当有手机靠近时,能够自动提醒,并提供导航服务。同时也在每一个”打卡点“设置,分享共享服务。用户可在”打卡点“通过拍照,视频,录音等方式,上传至APP。共享给每一位用户,来加大宣传丰富度。即通过“我立地图标你拍照共享"的形式,来加大每一位用户对非遗文化的印象,促成用户对更多非遗文化的兴趣。 同时结合当地旅游产业,把打卡点与旅游相结合,不仅能让用户感受背后非遗文化的底蕴,更能让旅者品味当地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 3.结合国家宝藏的成功经验进行创新 国家宝藏凭借着对藏品故事的生动演绎,生动形象的让每一位观众都对每一件藏品具有深刻印象。我们将延续这种模式在基础上通过采访,连线等形式再现非遗的那些故事,将作品传至APP上保存,通过地图触碰的形式弹出,给每一位用户身临其境的故事叙述感。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陈述非遗的文化的魅力。 同时学习国家宝藏借助APP宣传视频可借助哔哩哔哩等视频平台,这样一个年轻用户髙度聚集的文化视频社区,为APP提供动力,从而使轻松活跃的弹幕文化与底蕴厚重的非遗文化传承相得益彰。是APP用户主体年轻化,增大APP的青年活力。

项目分数

项目信息

  • 项目动态
  • 项目相关人员
  • 项目荣誉
  • 留言
  • 关联问答

项目负责人

张景茗2021级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大类招生

项目成员

崔一诺2021级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

黄达威2021级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

陈禹衡2021级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

孙鹤翔2021级 国际学院 电信工程及管理

指导老师

张人云人文学院 副教授

评审老师

范姣莲人文学院 教授

朱卫东北京交通大学 研究员

张树义北京大学数学学院 信息室主任

齐海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副教授

朱本欣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 法学院副院长

暂无留言

关于以项目名称申请微信小程序名称审核不通过

  • 2022/02/21 19:21

雏雁计划,以项目名称“环邮非遗”审核微信小程序名不通过,学校里有没有联系方式可以申请一份名字的证明?QQ截图20220221191551.png


该项目暂无荣誉
邮箱:buptwin@bupt.edu.cn;传真:010-62285134;电话:010-62281946;地址:北京邮电大学教一楼323; 邮编: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 © Copyright 20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