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举报
  • 首 页
  • 公告沙龙
    • 公告中心
    • 活动沙龙
  • 课程学习
  • 项目交流
    • 项目招募
    • 问答中心
  • 信息展示
    • 项目展示
    • 往年项目展示
    • 校内导师
    • 校外导师
  • 使用指南
    • 文件下载
    • 常见问题

举报该页有违规/非法信息


  • 最新

Comm.——书信交流小程序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Comm.——A WeChat Applet for letters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也越来越便捷。即使是在不同的城市,甚至是大洋彼岸,只要轻轻敲击键盘,你就可以迅速地和你牵挂的人产生联系。显而易见的是,现代交流方式正以其便捷明快的特性蚕食殆尽传统的交流方式,书信等传统方式只能屈居一隅。 在充分享受到现代交流方式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人们对传统书信模式的怀念,已经在很多方面得以体现。例如豆瓣评分高达9.3的《见字如面》节目,通过书信打开历史节点,点燃了人们怀旧的激情,体味到年少时亲笔书写信件的字字入情、认真贴邮票和焦急等待对方回信的心情,有了放慢脚步感受温情的空间。这种类型的节目如此火热的背后,也反映着人们对回归书信日益强烈的情感诉求。人们对质朴书信的情感纽带,以及书信等交流方式其中所蕴含的固有亲切感与情感承载力,往往是方块字所无法企及的。从这个方面来说,书信交流方式所具备的情怀与价值毋庸置疑。手写书信,书写耗时、传递慢,可是浓缩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却历久弥新。 随着微信、邮箱等网络交流模式大行其道,如今城市中已经很难见到邮筒的身影,投信取信的过程也因此存在着诸多的不便。即使人们有着怀旧的情感,想要回归书信的交流形式,投信取信也往往需要耗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从而使人们望而却步。 此产品主要面向想从快节奏的生活中抽离出来,回归书信这一传统交流形式的人们。这类人群普遍比较怀旧,有着细腻的情感,注重生活的仪式感。他们可能并不会完全脱离微信等现代交流模式,但当他们面对自己多年的挚友、亲密的爱人或者是有着共同爱好的笔友时,他们会更倾向于使用书信的形式来表达自己,从而传达一些冷冰冰的方块字难以描绘的特殊情感。但是由于投信取信过程的不便,他们更倾向于这些可以在网络上完成,但同时又可以保留书信那种最纯粹的模式。

项目分数

项目信息

  • 项目动态
  • 项目相关人员
  • 项目荣誉
  • 留言

项目负责人

郭帅2020级 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项目成员

李晓冉2020级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科技与创意设计实验班

那思源2020级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

秦一硕2020级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

毛塬尧2020级 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

指导老师

吕菲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副教授

评审老师

王灏天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工程师

郑晓慧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副教授

陈思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讲师

暂无留言
该项目暂无荣誉
邮箱:buptwin@bupt.edu.cn;传真:010-62285134;电话:010-62281946;地址:北京邮电大学教一楼323; 邮编: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 © Copyright 20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