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举报
  • 首 页
  • 公告沙龙
    • 公告中心
    • 活动沙龙
  • 课程学习
  • 项目交流
    • 项目招募
    • 问答中心
  • 信息展示
    • 项目展示
    • 往年项目展示
    • 校内导师
    • 校外导师
  • 使用指南
    • 文件下载
    • 常见问题

举报该页有违规/非法信息


  • 最新

灌溉机器人

 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

Irrigation robot

本项目的技术亮点集中于三个方面。第一点,相比于其他的灌溉机器人,本产品具备较强的驱动能力,可以较长时间的行驶,并且可以适应各种复杂地势。在防护林区域工作,可以将其底盘切换为中小型,换上登山轮;在荒木地区工作时,可以将其底盘切换为大型地盘,换上沙滩轮,其底盘与核心工作部分可以较为容易的更换以适应各种复杂地势。第二点,本项目相比于其他灌溉机器人有较高的智能性,我们设计的产品可以识别各种植被,同时可以事先输入不同地区的生态情况,让其到指定地方灌溉,减少其地下水下降,分担一部分蒸发失水等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第三点,相比于其他的灌溉机器人,本产品更注重浇灌在施水量上的把控。在荒漠地区,水资源尤其宝贵,大量喷水明显不合适,针对不同植被,施加不同的灌溉量,既能保证植被健康成长,又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本项目的设计亮点在于产品的可拆解性和可添加替换性。可拆解性分为三点。第一点,底盘可拆解,根据不同的地势可以切换成不同的底座,以提高其对地形的适应性来提高其机动性。第二点,水箱的可拆解,根据不同的工作量切换不同规格的水箱,以提高其工作效率。第三点,可拆解也可添加,如果路程过远,可在产品上端添加太阳能板,以提高其续航能力。可添加替换性是指其内部程序的可添加替代性,根据不同地区植被对水量的需求,我们可以不断向本产品中增添方案,使其对该地区的植被进行正确的浇灌。 本项目的创新方法是基础机器结构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识别技术的引用使本产品可以根据不同植被设计不同浇灌方案,内部传感器把控出水量,从而做到施水量不失毫厘之间。可以说本产品是人工智能的一次落地尝试,真正做到使机器人具备一定的智能,为人类减少工作量。 其他方面的创新。本产品的经营模式是一半商业化一半公益化,主要的应用是解决荒漠化问题,解决其水资源短缺,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强大的续航行驶能力,科学节约的灌溉方法,智能合理的识别与规划,本产品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我国的荒漠治理献上自己的一份力。 在雏燕计划中,我们将完成灌溉机器人的灌溉功能和底盘可拆解更换功能,并适当研究设计其他创新点,为后续的大创比赛做准备。

项目分数

项目信息

  • 项目动态
  • 项目相关人员
  • 项目荣誉
  • 留言

项目负责人

卢春鹏2020级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大类招生)

项目成员

范浩玥2020级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大类招生)

王玉浩2020级 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 机械工程

王诗蔓2020级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信息安全

王钜翔2020级 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 机械工程(机器人试验班)

指导老师

张英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 副教授

吕乃静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 讲师

评审老师

樊利民 副教授

李端玲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 教授

李海源现代邮政学院(自动化学院) 副教授

暂无留言
该项目暂无荣誉
邮箱:buptwin@bupt.edu.cn;传真:010-62285134;电话:010-62281946;地址:北京邮电大学教一楼323; 邮编: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 © Copyright 20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