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举报
  • 首 页
  • 公告沙龙
    • 公告中心
    • 活动沙龙
  • 课程学习
  • 项目交流
    • 项目招募
    • 问答中心
  • 信息展示
    • 项目展示
    • 往年项目展示
    • 校内导师
    • 校外导师
  • 使用指南
    • 文件下载
    • 常见问题

举报该页有违规/非法信息


  • 最新

当代大学生对抗疫精神科学内涵的认知认同与现实践

 马克思主义学院

Research on the Cognitive Identity and Practical Practice of the connotation of anti-epidemic spiritual Science 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当代大学生已经成为了社会的脊梁骨,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心于改革和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增强法制观念,有良好的品德;应当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了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中国政府当机立断,迅速做出反应,采取一系列抗疫举措:中国对武汉市和湖北省的数千万人实施了隔离,后来这一措施已覆盖到更广的范围,限制了全中国所有不必要的社交活动,直到对该病毒有进一步的了解学校、工厂和工作场所等延长关闭时间来控制传染;政府要求居民自我隔离,限制社交活动;中国已经尽全力跟世界交流和分享该病毒的基因组,以及它传染的方式、症状以及最成功的治疗方案。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应该坚持对共产党的信任,绝对相信党和国家做出的一切指示,对此次全国抗击疫情应该有全新的认知,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本课题就是研究当代大学生在亲身经历了疫情灾难以后,对抗疫的精神科学内涵有怎样具体的认知认同,对抗击疫情又做出了怎样的现实践行,以及从这些结果中见微知著,知道当代大学生承担了怎样一种社会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思想觉悟境界到了哪一层。

项目分数

项目信息

  • 项目动态
  • 项目相关人员
  • 项目荣誉
  • 留言

项目负责人

杨敬筠2018级 自动化专业

项目成员

赵天泽2018级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大类招生)

陈思如2019级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大类招生

翟厚裕2019级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大类招生)

指导老师

李全喜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授

评审老师

王璇马克思主义学院 讲师

王丹马克思主义学院 讲师

彭世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讲师

郜晖马克思主义学院 讲师

暂无留言
该项目暂无荣誉
邮箱:buptwin@bupt.edu.cn;传真:010-62285134;电话:010-62281946;地址:北京邮电大学教一楼323; 邮编: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 © Copyright 201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