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举报
  • 首 页
  • 公告沙龙
    • 公告中心
    • 活动沙龙
  • 课程学习
  • 项目交流
    • 项目招募
    • 问答中心
  • 信息展示
    • 项目展示
    • 往年项目展示
    • 校内导师
    • 校外导师
  • 使用指南
    • 文件下载
    • 常见问题

举报该页有违规/非法信息


  • 最新

基于级联模型的二阶偏振模色散的简单建模与测量

 

Simple modeling and measurement of second-order PMD based on cascade model

偏振模色散是源于光纤的双折射效应,这是光纤本身的一种现象,理想中光纤的纤芯应该是分布均匀、绝对对称的理想圆柱形,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光纤的制造工艺水准、铺设现场环境等因素,外部压力使光纤弯曲形变,纤芯往往呈现出椭圆形,这就导致出现快慢轴,光纤中正交的两个偏振模态具有不同的传输速度,到达接收端的时间不同,即为PMD现象。与色散现象相似,PMD同样会带来信号展宽畸变、增大码间干扰,提高误码率、降低传输速率、减小系统容量的问题现代光纤通信系统中,制约系统通信性能的因素主要有:色度色散、衰减、非线性效应和偏振模色散。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色度色散补偿技术解决了色散问题、掺铒光纤放大器解决了衰减问题、增大光纤有效面积解决了非线性效应,伴随着整个网络通信速率和容量日益提高,PMD逐渐成为影响高速大容量光通信系统传输指标的重要因素。偏振模色散系数由其相应系数度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PMD与光纤长度有关,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随机变化,故而PMD系数是一个数学统计值而非确定值,这给测量和补偿PMD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而现如今对于高阶偏振模色散的建模尚不十分完全。我们查阅资料接触到的3种模型均有其局限性,无论是从斯托克斯空间出发将偏振模色散矢量做泰勒展开又或者是从琼斯空间将相位做展开再或者是利用耦合方程,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完备性上的问题我们意在寻找一个更好且数学表达式更加容易的模型来概括二阶偏振模色散的问题。

项目分数

项目信息

  • 项目动态
  • 项目相关人员
  • 项目荣誉
  • 留言

项目负责人

赵佳润2018级 电磁场 与无线技术

项目成员

张涵博2018级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高健2018级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大类招生)

指导老师

张晓光电子工程学院 教授

评审老师

高英电子工程学院 副教授

亓丽梅电子工程学院 教授

赵同刚电子工程学院 教授

暂无留言
邮箱:buptwin@bupt.edu.cn;传真:010-62285134;电话:010-62281946;地址:北京邮电大学教一楼323; 邮编:100876
北京邮电大学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 © Copyright 2017
Baidu
map